“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是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的重点内容之一。
同日,《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管理的法律规定作出若干调整,并取消了多年来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转的二元体制。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这次《土地管理法》修改的最大亮点,也符合“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的政策指向。
扫除制度性障碍
“长久以来,农村集体土地必须依法转为国有土地后,才可作为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虽然此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已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点,但并未全面推行。”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整一方面标志着土地市场供应格局已经由一元化向二元化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在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从土地层面为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扫清了制度性障碍。
城市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用地相互割裂一直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表现。随着近年来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办、国办于2014年年底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在全国部署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由于试点突破了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所以2015年2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33个试点县行政区域内暂停实施土地管理法的5个条款、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1个条款。”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介绍称,自2015年以来,33个试点地区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土地管理法》修改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此次的修法情况来看,新增“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允许土地所有权人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规定。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尽管没有放开集体建设用地进入住宅领域,但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无需经过政府征收直接进入工业、商业等经营性领域,允许土地所有权人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打破了二元土地制度的坚冰。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加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性,提升要素的使用效率,推动二次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实现高质量增长。
对楼市暂无直接影响
随着此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合法化”,业内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其对土地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
张波认为,长远来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确会对土地供应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推动土地供应格局由一元化向二元化发展,但这种影响却是逐步的、渐进的;如果仅从中短期来看,其对于土地市场的冲击非常有限,因为入市并非无条件和随意的,不仅要符合规划,入市土地的总量也会有相应年度计划。
许小乐亦表示,由于此次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尚未放开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进入住宅领域,所以,目前对城市房地产市场不会产生过于直接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此次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删去了从事非农业建设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或征为国有的原集体土地的规定,但事实上,打破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要先征收为国有的规定,于两年前已率先“露脸”。
2017年8月份,原国土资源部会同住建部确定首批13个城市试点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随后,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今年年初联合公布《关于福州等5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意见的函》,原则同意福州、南昌、青岛、海口、贵阳5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至此,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城市数量已增至18个。
许小乐预计,未来,集体建设用地有望逐步从住房租赁市场到房地产开发放开,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

- 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2019年9月4日,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会上黄鹄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多款产品引发了观众、专家和客户的...
- 滴滴自制脱口秀:柳青遭遇连番吐槽“暴击”中新网9月4日电 4日,由打车引起的吐槽节目《七嘴八舌吐滴滴》在腾讯视频首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和滴滴员工、滴滴司机一起献...
- 人造肉不是肉,好吃吗?徐骏作(新华社发) 中华传统美食源远流长,素鸡、素鹅等素食是不少人的至爱,与这些历史悠久的素食相比,它们的晚辈...
- 养老机构床位数7年里,从7.4万增加到12.6万张昨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发布会。会上,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
- 我国1~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我国1~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我国每年有2 2万名0~17岁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致伤。也就是说...
- 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
2019-09-06 08:31:52
- 滴滴自制脱口秀:柳青遭遇连番吐槽“暴击”
2019-09-06 08:28:44
- 人造肉不是肉,好吃吗?
2019-09-06 08:26:03
- 养老机构床位数7年里,从7.4万增加到12.6万张
2019-09-06 08:23:17
- 我国1~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
2019-09-06 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