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个游泳课、上个编程班、来趟亲子游……暑期里“娃经济”红红火火,但 记者调查发现,热闹的“娃经济”背后藏有不少“暗坑”。(8月15日 新华网)
“娃经济”红火是好事,一则可以丰富孩子的假期,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提升能力;二则可以成为商家的盈利点;三则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比如,亲子游项目,可以在游玩中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亲情。不过,在看到好的一面时,“娃经济”中的乱象也不容小觑,尤其是一些难以防范的消费陷阱,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且也难让娃们开心。
梳理媒体报道,“娃经济”中的“暗坑”,其中三类不容忽视:“多多益善”预付费,“不清不楚”缺资质,“挟‘娃’自重”逼消费。以预付费为例,有的亲子游泳班,每节350元的课程,必须52节起卖,且要求必须一年半以内全部用完。这样情境下,既让消费者没有选择权,且很有可能因有事去不了,而使学费打了水漂。
不难理解,“娃经济”中的这些“坑”,与商家的过于精明不无关系。满身心思打的都是消费者主意,千方百计在消费者身上揩油才是终极目的。即便一些行为不算违法,但也难逃打法律擦边球的嫌疑。实际上,商家的“坑”与不诚信,侵害的是消费者利益,未尝不是丢的自己脸面,甚至有可能是一锤子买卖,对自家生意尤为不利。
“娃经济”中的这些“坑”,需要监管执法来填平。其实,对于上述这些“坑”,消费者已经见怪不怪,媒体也不止一两次报道。但是报道之后“坑”照旧,入“坑”的家长仍不见少。因此,监管执法部门应该重视消费者的投诉,加强监管。另外,消费者保护机构也应在消费纠纷高发时段组织专项维权行动,为消费者提供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维权服务。
“娃经济”“坑多多”,受害最大的莫过于孩子们。他们自小就接触这样的消费环境,轻则会使其不快乐,重则会为他们形成负面向导。全社会理当重视起来,消费者也应多些防范,消费前核实商家资质与口碑,可以避免“坑多多”。

- 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2019年9月4日,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会上黄鹄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多款产品引发了观众、专家和客户的...
- 滴滴自制脱口秀:柳青遭遇连番吐槽“暴击”中新网9月4日电 4日,由打车引起的吐槽节目《七嘴八舌吐滴滴》在腾讯视频首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和滴滴员工、滴滴司机一起献...
- 人造肉不是肉,好吃吗?徐骏作(新华社发) 中华传统美食源远流长,素鸡、素鹅等素食是不少人的至爱,与这些历史悠久的素食相比,它们的晚辈...
- 养老机构床位数7年里,从7.4万增加到12.6万张昨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发布会。会上,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
- 我国1~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我国1~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我国每年有2 2万名0~17岁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致伤。也就是说...
- 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
2019-09-06 08:31:52
- 滴滴自制脱口秀:柳青遭遇连番吐槽“暴击”
2019-09-06 08:28:44
- 人造肉不是肉,好吃吗?
2019-09-06 08:26:03
- 养老机构床位数7年里,从7.4万增加到12.6万张
2019-09-06 08:23:17
- 我国1~14岁儿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伤害排在第二
2019-09-06 08:12:16